EP193 依靠机器人养老,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EP193 依靠机器人养老,距离我们还有多远?

63分钟 ·
播放数13629
·
评论数10

主播 | 覃思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记者
嘉宾 | 张从志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笔
嘉宾 | 李晓洁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任记者
嘉宾 | 刘畅,《三联生活周刊》主任记者

※ 本期封面报道:《人形机器人,来了

从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开始,一股前所未有的人形机器人热潮袭来。在网上传播的视频里,机器人已经能像人一样走路,跑步,甚至能翻跟斗,骑自行车。很多人也开始期待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,科幻作品中的生活场景似乎就在不远的将来。

但同时,也有许多质疑的声音存在,认为在现阶段讨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还为时尚早,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层面,乃至技术的底层逻辑,都还有非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,更不用说在伦理层面的漫长论辩。

本期节目,我们想聊聊和人形机器人有关的话题,这股围绕人形机器人所产生的热潮,是春晚等活动带来的现象级爆火,还是真的出现了重要的技术转折点?在热潮之下,这个领域里正在发生什么,哪些人在参与其中。以及,为什么一定要造出“人形”的机器人,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执念,还是基于现实的考虑?2025年的我们,距离一个科幻作品中的世界,究竟还有多远。

【时间轴】

01:01 如何看待从春晚开始的人形机器人热潮?

06:22 今天的人形机器人研发,都在做些什么?

11:54 对机器人来说,为什么叠衣服、拉拉链这么难?

17:38 为什么一定要做成“人形”?

23:17 人工智能的发展,对于人形机器人研发意味着什么?

31:21 “真机派”VS“仿真派”:训练数据从哪里来?

39:14 谁在为人形机器人买单?

42:19 我们距离机器人养老还有多远?

46:14 无法解决的伦理困境:如何看待人形机器人的自主性?

【延伸推荐】

EP125 什么?人工智能也要对齐颗粒度了…

编辑/一丁

剪辑/译丹

————



“Talk三联”是《三联生活周刊》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,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,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。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:

三联中读APP | 小宇宙 | 喜马拉雅 | 苹果播客 | 网易云音乐

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】

苗师傅·天真与经验 | 中场时间 | 我有一个朋友·董晨宇 | 多一种生活 | 现场!现场! |  岁时茶山记 | 项飙·你好陌生人 | 孩子,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| “三联·大案追踪”有声剧

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,欢迎点赞支持,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~

【关注我们】

App:三联中读

微信公众号:三联中读

微博:@三联中读

小红书:三联中读

点击👉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,了解更多

【商务合作】

[email protected]

展开Show Notes
徐个个
徐个个
2025.4.06
我个人感觉,做真正“终极形态”的人形机器人或许还很远,但是这种技术路径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先开发出一些辅助型的工具,就好像完全的自动驾驶现在还为时尚早,但在研发过程中,辅助驾驶技术丰富了起来。前段时间有一个爬泰山的外骨骼助力装置火了,我感觉它或许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思路,如果人形机器人技术先用来研发一些具备一定智能的外骨骼,并且实现成本下降,可以不用完全代替人走路,而是更好的辅助老人走路,比如更省力、防摔倒、可负重,就能大大提高养老生活质量,因为对于老人来说,能否自由行动和不摔倒,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,一旦卧床之后,生活质量和自身免疫会断崖式下跌。另外带上外骨骼可以帮助老人更好地行动,可以走出去和自己活动,而不是依赖机器直接把所有要活动的事情代劳,反而对健康有益。
烤箱
烤箱
2025.4.05
养老一半以上是情感劳动
8282_uGLX
8282_uGLX
2025.4.06
希望男生说话能清晰一点,很多词汇听不清,听起来很难受
47:41 就是有很多伦理法律问题也要同步跟上考虑解决
挑着时间线听了几分钟。觉得太标题党了,靠养捞害远的很,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都做不到,我为什么要关注机器人这个话题呢,如果只能融入工业生产,我们普通消费者没必要关注这些,看看简单的新闻综述就可以了。
达闼什么情况?
前排
admin_test
admin_test
2025.4.06
宇树机器人就是遥控大玩具,遥控!根本远远达不到家用。我坚持,人型机器人就是一个错误方向。
恶魔之眼
恶魔之眼
2025.4.05
看到上海街头有人拉机器狗买菜,人形机器人在街上溜达,以后真的会人手机器人吗?
OSZAR »